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与实践路径-凯发游戏

 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与实践路径-凯发游戏

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内涵与实践路径

时间:2021-03-04  来源:   作者:   点击:

 

摘要:面对国家质量转型、社会发展和学习者对职业整合能力的需求,从业者提升职业素养已显得极为重要。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能力本位;质量观;职业能力;教师专业发展

 

一、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意蕴解读

 

提升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必须思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范畴、发展理念及其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价值,树立正确的继续教育质量观。

 

(一)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内涵

 

从整个70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演进来看,其代表性观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知识本位的质量观

高校主要负责的是精英阶段的高等教育,致使继续教育学院往往照搬高等教育的教育模式,将继续教育的内在价值定义为知识,奉行知识本位的质量观。

2. 多样化的质量观

多样化的质量观认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教育体系向社会输送的劳动者是多样的,不同性质和形式的办学机构对继续教育的内涵、办学思路、管理机制等的理解和把握也会不同,难以用单一的质量尺度和价值准则来约束和形塑庞大的、多元化的办学机构与教育体系。

3.“能力本位的质量观

帕特丽夏·威奈尔 (patricia weinert)认为,人力资本的综合表现就是职业能力。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决定了高等继续教育能力本位的增值性质量观。

 

(二)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能力本位转型

 

继续教育的本质是提高人们适应社会、建设社会和服务社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从传统的知识本位到着重强调与就业相关的能力以及任职资格的更新和提升的能力本位”,究竟是哪些因素在促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向着能力本位的方向转型呢?

1. 国家继续教育政策的战略转型

办有质量的继续教育”,其引导者是政府。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期的继续教育提出了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的新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把继续教育发展落到实处,进一步提升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办学质量,20183,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高等学校继续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

2. 中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内在驱动

中小学教师参与继续教育学习的主观需求决定了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能力本位质量观的价值定位。

 

(三) 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内涵

 

在很长一个时期,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心在学历教育,随着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深入推进,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也在转型升级,倡导以能力本位为增值性质量观的继续教育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这种转型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提升自我职业能力为内在追求的,同时也顺应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1. 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是教师专业化深入推进的重要依托

2. 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凸显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价值理念

 

二、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的表征

 

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质量观具有自己独特的表征系统,其能力至上的价值取向、能力中心的评价依据、实践主线的行动逻辑构成了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理论轮廓。

 

(一) 能力至上: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价值取向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实践。当前,我国继续教育以能力本位的增值性质量观作为认识论导向和行动指南。这种质量观从继续教育学习者的能力水平和学习需要出发,以学习者为中心,以职业能力提升为价值增值点,并以此来衡量继续教育的质量高低。

(二) 能力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评价依据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是一种非正规学习,它与正规学习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小学教师都具有一定的社会经验,其接受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提升自身的能力,以此来满足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以及顺应终身学习的时代潮流。

(三) 实践主线: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质量观的行动逻辑

 

“‘能力只能是主体内在本质力量的一部分,它既是一个主体的内在,也是主体的潜在。”[7]专业实践是把能力外在化、现实化的必经之途,是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的枢纽环节。

 

三、中小学教师能力本位继续教育 质量观的实践进路

 

(一) 整合能力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内容标准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以一线教师为主要对象,主要为基础教育部门进一步培养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理念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队伍,这一培养目标决定了继续教育必须突出中小学教师职业能力的培养。

 

()以能力增值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评价标准

 

()以高质量的服务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保障标准

保障标准包括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和管理水平方面的标准,主要有教师标准、办学条件标准、经费投入标准和管理质量标准等,尤其是教师标准[9]

 

参考文献:

[1] 陈丽,赵刚. 论继续教育质量观[j]. 继续教育研究,2017(3):10-13.

[2] 帕特丽夏·威奈尔特(patriciaweinert). 就业能力——从理论到实践[m]. 郭瑞卿,. 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3] 王长纯. 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师的重新发现[j]. 教育研究,2001(11):45-48. 

[4] 杨洁. 能力本位:当代教师专业标准建设的基石[j]. 教育研究,2014(10):79-85. 

[5] 韩庆祥.“能力本位论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j]. 学习与探索,1999(2):3-5. 

[6] 周钧. 能力本位的教师教育——美国阿文诺学院教师培养案例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8):27-31.

[7] 彭赟. 能力本位·社会本位·发展本位——关于社会主义价值观核心理念的思考与对话[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33-44. 

[8] 中国教科院教育质量标准研究课题组. 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及其制定[j]. 教育研究,2013(6):4-16. 

[9] 祖宾. 对我国继续教育质量问题的思考[j]. 继续教育研究,2010(1):25-27.

 

 

 

 

 

                                来源:《教师教育学报》2021年第1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