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学院成功举办“同课异构”线上研讨会
当代师范生讯(记者 张程瑞)4月17日,历史文化学院举行“迈向名师”研训营之“同课异构”线上研讨会。会议秉持”求实创新,立德树人“的校训,为师范生互助共进、展示风格、补足差距,提升教学能力提供平台和经验支持。会议特邀请我校历史文化学院2002级校友、重庆两江新区教科院副院长、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彭廷学点评和讲解,历史文化学院张雪、秦玉琴两位老师及“迈向名师”训练营成员出席会议。
“迈向名师”训练营的一、五、七组的四位同学围绕《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进行说课。三组同学立足课标与课本,挖掘、展示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习目标、教学设计等内容。说课结束后,各小组同学充分参与讨论,十余位同学积极发言,对说课做出评价并提出建议。
彭廷学对活动做出评价和总结。他认为对于还未步入课堂的师范生来说,有这样一个研讨、交流、训练的平台非常有意义。高中历史教学面临着“讲不完”“抓不准”“学不透”三个痛点,对于师范生来说备课时除了学理上的准备外,对于实际难点的关注也不能缺少,要有基本的认知。方法上,彭廷学提到“加减乘除”四个维度,“加”是围绕中心,补充史料促进学生理解;“减”是非重点内容略讲;“乘”是对这一课或者整单元的内容做出关联,“除”是消除学生与历史的隔膜。彭廷学指出,规范是评课的关注点;史料的运用、问题的设计要合理,合理才有课程的品质;创新能帮助学生打破历史的隔膜;风格是教学的一个目标。他还提到,资源的选择、情景的创设、结构的布局、问题的设计,也是课堂教学必须注意的方面。
主持人方潇同学认为,彭老师的点评直击一线教学的痛点和难点,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和教学都有极大启发。覃根慧同学认为,三个小组共同围绕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进行说课,为历史师范生呈现了精彩的内容,点评互评环节起到了拓宽思维、互相取长补短的作用。